一品三正(广东三正集团微信公众号)
手机微站(正在建设中)
新闻中心 三正新闻

三正新闻

Sangem News

让红军精神照耀我们前进——集团专门就“红色之旅”活动展开交流和探讨

发布时间:2018-07-04来源:三正集团浏览次数:257返回

红色之旅心得交流大现场.jpg

会议现场

 

6月22日,在庆祝集团成立23周年活动结束后,总裁主持召开了总经理联席会议,会上除汇报交流了今年1至5月份集团各企业的经营情况之外,重点就集团的“红色之旅”活动展开心得交流。

5月21日至26日期间,集团特别组织高管人员前往遵义、茅台、赤水、重庆等地,开展了“红色之旅”活动,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岩村等多个红色景点,大家对红军英勇战斗的这段光辉历史,以及红军这个团队、红军精神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并有了许多启发。

在这次总经理联席会议上,集团副总裁兼三正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刘光金、集团助理总裁兼桥头三正半酒店总经理朱保当、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蒋永林等先后发言,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各自参加此次“红色之旅”的最真切感受和感悟。


集团副总裁兼三正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刘光金:


红色之旅心得交流刘总.jpg 

我们很多年轻人也许会说,红军的这段历史离我们很远,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要知道,红军的这段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很精彩、很伟大、很值得去研究学习并吸取营养的一段历史。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从中汲取养分,获得一种精神,并从这些精神中得到一种人生力量的支撑。这段历史之所以精彩、伟大,是因为它是在一个非常严峻、看似穷途末路的困境下,一支红色力量冲破重重阻碍,完成了史诗般的逆袭,最终赢得胜利。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此我就谈几点我自身的感受。

第一,我们要善于从各种挫折和教训中总结经验。我们知道,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均取得了胜利,但第五次却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固然与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有关,但从红军方面来讲,高层的教条和无能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当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直到遵义会议以后,纠正了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从此才迎来了转机。由此可见,从挫折和教训中总结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经营中,我们的主官要有驾驭企业的能力,使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建立和保有一个优秀的职业团队。一个好的团队,不仅在组建时要慎重配置,而且还要维护好,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李德等人作风专横,动不动就对他人作撤职处分,像刘伯承这样的军事天才,说撤就撤了,这纯粹就是一种发泄情绪的行为。作为管理人员,我们要警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在遵义会议后,红军团队作风焕然一新,例如飞夺泸定桥,那是何等艰巨的任务,但都完成了。我们回想一下,集团布置的任务,为什么我们有的人总能完成,而有些人就是完不成?要么就是团队不行,要么就是作为团队主官的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我认为团队不仅要组建好,还要养护好。

第三,要有执着地追求目标的精神,要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从红军四渡赤水到飞夺泸定桥,这些看似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红军最后都完成了。由此可见,我们在制定目标及执行目标时都要有背水一战的精神,要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2017年年底,我们在研究制定旧改项目报建的目标时,就曾以背水一战的精神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第四,要勇于承担与决断。在红军长征途中,上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下到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等一干将帅,每一次执行的任务都关系到整个红军的生死存亡,但他们勇于担当,遇事敢于决断,体现了非常强的执行力和魄力。红军从遵义会议之后,基本上每一件事都没有延宕,什么目标要在什么时候完成,基本上都能达成。由此启示我们,做事要有担当,敢于决断,只有这样,团队才有执行力。在决断方面要有正确的决断能力,不能有私心。

 

集团助理总裁兼桥头三正半山酒店总经理  朱保当:

 红色之旅心得交流朱总.jpg

 

 

此次“红色之旅”,有几点让我体会很深:

一是团队精神。当时的红军要什么没什么,但他们的团队精神令人叹为观止。而我们现在条件那么好,团队精神却难以打造。经营趋势往上走时还好,特别是经营业绩一般,不上不下的时候,团队精神更难以打造。此时要想改变团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不良现象,总感到很难。对此我也在反思。

二是克服困难的勇气。红军在那么艰苦的处境中,遇到困难都能从容不迫,最终都能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而我们现在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找客观原因,说难以办到。我有时也在想,大家现在是不是太娇气了呢?碰到一点困难就克服不了想打退堂鼓?我们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红军那时关系全军生死存亡的困难相比,根本就不叫困难!但就是这些小困难,我们都难以解决,为什么?说明还是团队吃苦精神、敬业精神、纪律观念等欠缺,致使一些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而要让团队形成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难度很大。这点我也在反思。

三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为何总是打胜仗?这与以毛泽东为领导的团队实施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密切相关的。而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就是不够灵活,怕担当,怕负责任,致使管理工作中有些措施推行不下去、落不到地。这也是我们要反思的。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红军精神,切实改进我们团队的精神面貌。

 

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  蒋永林:

 红色之旅心得交流主任.jpg

 

 

这次“红色之旅”,我体会比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红军各级指战员革命信仰非常坚定。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甚至攸关生死存亡,但他们仍然信仰坚定,在困难面前不言退,总是想方设法战胜一切困难去争取胜利。这其中有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去思考,就是红军或者共产党人对于精神和物质激励的巧妙运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质上也是积极的,但“民权、民生”是口惠而实不至。而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对农民来说,没有比土地更重要的了,所以深得老百姓拥护,根据地的老百姓拼命也要保护革命胜利果实。可见,我们要注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同时也要关注到激励对象的核心诉求。

第二,在任何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红军四渡赤水,很大程度上是迫不得己的,眼看无路可走了,又柳暗花明、逃出生天。可见办法总是有的,凡事不要轻易放弃,即使处于绝境也是有办法扭转局面的。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有时会感到“江郎才尽”、无路可走,实则是我们用心、用功没到家。

第三,我们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国共两党初期时的将领基本上都是以黄埔系为主。但在国共对峙时,往往都是共产党一方取胜,原因在哪?我想这与共产党的将领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密切关系。像四渡赤水战役,在黄埔教材中是学不到的,只能从实践中总结,所以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由此想到我们的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固然必要,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扬长避短、持